13672269686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修水大学生夫妻弃高薪回乡当“猪倌” 年入千万

发布时间:2017-02-23    点击数:2187

在修水县港口镇有这样一对青年夫妻,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就业的机会,回家种植有机蔬菜,机缘巧合下却成了当地有名的“猪倌”,还成了省里推荐的大学生创业榜样,他们的故事还在今年的9月9日,登上了中央电视台。9月10日,记者联系上了女“猪倌”邹玲丽,听她讲述他们艰辛创业的故事。

1.jpg

邹玲丽和卢丹

为儿治病,留乡创业

邹玲丽告诉记者,他和丈夫卢丹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老家港口镇结婚,并于当年生了一个儿子。夫妻俩本打算将儿子交给男方父母抚养,自己则外出打工,行李都已经准备好了。

令他们没想到的是,儿子出生后就患了病,医生说是因为缺维生素所致。夫妻俩便抱着儿子到处寻医问药,奔走了几个月,看了不少医生,也吃了不少药,儿子的病仍然不见好转。一位老中医告诉夫妻俩,他们儿子的病不需要刻意去治,只要给他吃几个月新鲜、没有农药的蔬菜,也就是有机蔬菜,这病自然就会好。

夫妻俩照着老中医的说法,给儿子吃了3个月的有机果蔬汁,儿子的病果然痊愈了。夫妻俩在这件事上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市场缺口,世面上很难找到有机蔬菜卖,于是他们便想留在老家创业,种植有机蔬菜。夫妻俩在了解有机蔬菜的过程中,却机缘巧合地倒卖了一批猪仔,赚到了人生的第1桶金。尝到甜头后,夫妻俩便觉得养猪是个很有前景的行业,便改行开始养猪。

他们第1次采购了70头猪种进行养殖,结果却让他们很受打击,由于品种不好,辛苦养的这批猪只卖得了个成本价。

2.jpg

勤奋好学,成养猪户

夫妻俩发现自己对于养猪的知识还是太少了,便开始买来一堆养猪书籍进行阅读,又上网搜集各种养猪的资料,平时还不忘跟身边的养猪老手请教,凡是有推销疫苗、饲料的人上门来,他们都会留住吃饭,向他们请教养猪知识。夫妻俩又引进了新的猪种,开始新一轮的养殖。日积月累,加上夫妻俩勤奋好学,俩人渐渐成为了当地的养猪好手。

这次的猪肉比上次卖得好得多,夫妻俩赚到了一百多万元,有了自己的资本。但是突如其来的财富,却让他们产生了危机感,夫妻俩发现了一个问题,养猪业的竞争其实很大,除了他们,很多大集团也在做这个,再继续这么下去,恐怕很难发展,于是夫妻俩开始琢磨怎么发展自己的产业。

几经琢磨,夫妻俩觉得,拼实力,拼规模肯定拼不过大集团,不如就拼特色,当地别的不多,就是山地多,不如就开展生态猪养殖,也就是俗称的“土猪”。

2009年,夫妻俩便圈了一块山林,在里面开始了“幕村黑花猪”的养殖。刚开始养殖规模也不大,由于口感好,味道正,他们饲养的黑花猪卖得很快。平时喂食黑花猪用的都是玉米,糠,红薯等天然食料,猪生病了也是喂中药进行治疗,山林里情况复杂,有些猪跑进去就再也没出来了,所以饲养的成本很高,他们的猪肉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,于是便有了质疑的声音。

有顾客表示,你这肉口感好是不错,但是怎么知道这猪就是生态猪呢?于是,夫妻俩便想了个办法,在养猪的林地附近开了个小农庄,供顾客前去观看黑花猪的养殖过程,同时里面还提供一些农家乐的项目,供市民玩乐。大家看到了黑花猪的养殖过程,便不再对猪肉的价格有疑问,猪肉也越卖越好。

目前,夫妻俩的养猪林地已经达到了1000亩,黑花猪年销量4000多头,销售额近千万元。


上一篇:不信东风唤不回——修水80后大学生夫妻乐当猪倌

下一篇:80后夫妻走进深山当“猪倌”

相关文章
推荐产品